春分时节有什么健康的食谱

黄历吧

请输入关键词:

春分节气

春分时节有什么健康的食谱

营养食谱

猪肺橄榄汤

材料:猪肺250克、橄榄10个、无花果20克、石斛10克。

做法:猪肺冲洗干净,切片,其他材料洗净,加入适量清水炖1个小时即可。

功效:根据中医以脏补脏之理,猪肺被认为有润肺、补肺虚、止咳嗽的功效;橄榄具有清肺利咽、生津止渴的功效;石斛有生津益胃,清热养阴的作用;无花果具有润肺止咳、清热润肠的功效。此汤甘甜清香,具有养阴、润肺、化痰、止咳的作用,适合肺虚咳嗽的患者饮用。

燕窝炖冰糖

材料:燕窝10克、冰糖15克。

做法:先用温水浸泡燕窝,待燕窝泡软后,可用镊子清理其中的细小燕毛等杂物,将泡好的燕窝沥干水,加入适量的清水,倒入炖盅,加入冰糖,隔水小火炖1小时即可。

功效:燕窝具有养阴润燥、益气补中的功效,冰糖具有养阴生津,润肺止咳的功效。燕窝炖冰糖不仅能养阴润燥,还有养颜润肤的作用。若不喜欢吃甜食,市民还可用瘦肉汤、鸡汤等炖燕窝,也具有同样的功效。

鲍鱼龙眼麦冬汤

材料:鲜鲍鱼250克、龙眼肉30克、麦冬30克、甘蔗250克。

做法:先把鲍鱼洗净,放入龙眼肉、麦冬、切片甘蔗,加入瘦肉汤、适量食盐、隔水小火炖1小时即可。

功效:鲍鱼能滋阴益肾、平肝潜阳、镇静安神;麦冬养阴润肺;龙眼肉补益心脾、养血安神;甘蔗生津润澡、清热利尿。此汤对于五脏体虚、劳热咳嗽、心烦失眠、头晕目眩者均宜。

核桃仁炒韭菜

材料:核桃仁100克,韭菜300克。

做法:将韭菜切成3厘米的段,待用;油热,放入核桃仁炒至金黄色,有香味时捞出,改用大火放入韭菜煸炒至九成熟后,加盐,放入核桃仁,加白糖,煸炒几下即可。

功效:韭菜含丰富的维生素C,能防止便秘,润肠通便,对癌症患者有益。核桃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、锌、镁等,可降低胆固醇,健胃、补血、润肺、增加记忆力抗衰老等功效。

传统美食

吃春菜

春分吃春菜属于岭南风俗,所谓岭南指的是我国南方五岭之南,也就是现在的广东、广西和海南一代。“春菜”是一种野苋菜,乡人称之为“春碧蒿”。逢春分那天,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。在田野中搜寻时,多见嫩绿的、细棵的、约有巴掌那样长短的春碧蒿。采回的春菜一般与鱼片“滚汤”,名曰“春汤”,吃起来汤鲜味美,还有特别的寓意,有顺口溜道:“春汤灌脏,洗涤肝肠,阖家老少,平安健康。”吃春菜、喝春汤有祈求家宅安宁、身强力壮的意思。

吃太阳糕

“太阳糕,步步高”。依照旧时老北京习俗,春分这天要祭拜太阳神,“请”吃太阳糕。太阳糕既是春分祭日的贡品,也是节令食品,寓意“太阳高”。不但“太阳糕”的寓意美好,而且糯米和内馅的设置也符合春季“宜省酸增甘”的养生理念。

太阳糕一般使用糯米加糖制成,上面用红曲水印昂首三足鸡星君(金鸡)发像,或在上面用模具压出“金鸟圆光”代表太阳神。太阳糕每五块为一碗,顶端还插有一只寸余高的面捏小鸡,十分喜气。

这种“太阳糕”以糯米制皮,内包枣泥馅,馅中还加入了白瓜仁及秘制桂花,寓祈新年五谷丰登。春分节气气候温和,阳光明媚,应适当进食糯米、红枣等来调节身体机能的平衡,适应节气变化。

粘雀子嘴

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,每家都要吃汤圆,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,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,名曰粘雀子嘴,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。

吃萝卜

扬州人还有春分吃萝卜或萝卜丝馅的包子、春卷的风俗。这时吃萝卜不但能上下通气,还能起到去疾病、解春困的功效。

其它习俗

春分时节其实除了饮食方面的习俗,还有不少有趣的习俗,如竖鸡蛋、祭日、犒劳耕牛等等。

竖鸡蛋

在每年的春分这天,世界各地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“中国民俗竖鸡蛋”。玩法:选择一个光滑匀称、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,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。虽然失败者颇多,但成功者也不少。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,故有“春分到,蛋儿俏”的说法。

祭日

周代,春分有祭日仪式。清潘荣陛《帝京岁时纪胜》:“春分祭日,秋分祭月,乃国之大典,士民不得擅祀。”古代帝王的祭日场所大多设在京郊,元朝时建有日坛,此后明、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在日坛祭祀大明神(太阳)。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,每逢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年份,皇帝亲自祭祀,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。

犒劳耕牛

江南地区则流行犒劳耕牛、祭祀百鸟的习俗。春分已至,耕牛即开始一年的劳作,以糯米团喂耕牛表示犒赏;祭祀百鸟,一则感谢它们提醒农时,二是希望鸟类不要啄食五谷,祈祷丰年之意。

放风筝

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。尤其是春分当天。甚至大人们也参与。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,鲢鱼风筝,眯蛾风筝,雷公虫风筝,月儿光风筝,其大者有两米高,小的也有二、三尺。市场上有卖风筝的,多比较小,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,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,较大,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。

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
相关内容
猜你喜欢
黄历日历万年历
中国老黄历查询